二胡的发展历史
二胡是中国古老的民族拉弦乐器之一。关于二胡最早的记载是在宋朝,称二胡为胡琴或南胡。在沈括《梦溪笔谈》称“马尾胡琴随汉车”。这是最早关于胡琴的文字记载,根据史书记载,二胡的前身可能是“奚琴”(稽琴),在唐代的北方奚族,用竹片夹在两弦之间磨擦而发音的叫奚琴。到了公元十一世纪,宋代音乐理论书籍《乐书》有关于奚琴的记载:奚琴本胡乐也,出于弦而形亦类焉,奚部所好之乐,善其制,以竹扎之,至今民间用焉”。关于胡琴的记载在《元史·礼乐志》有这样一段文字“制如火不思,卷颈龙首,二弦,有弓捩之,弓之弦以马尾”。明代尤子求《麟堂秋宴图》所绘的胡琴图与现在的二胡很相似,即卷颈龙首,二弦,用马尾拉奏,并置有千斤。
唐宋时期凡来自北方或西北方的拨弦乐器均称琴,再向前推春秋时期,许多乐器无具体名称,统称琴。那么琴为什么加一“胡”字,据传说,黄河以南的民族称北方民族为胡人,这个拉弦乐是北方传来的,认为是胡人制造,所以称胡琴,为什么又称为二胡呢?因为是用二根弦拉奏,所以又称二胡。
二胡在明清时代的民间就广为流传。近百年来,中国的许多民间艺人(如瞎子阿炳等)不断在演奏上进行了改良和创新(包括制作),已今非昔比,大大向前迈了一步。尤其一代宗师刘天华先生大胆地对二胡进行改良和创新,使二胡的演奏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,刘天华的十大名曲至今仍久演不衰,是各类艺术院校的二胡必修教材。
现在的二胡制作大都不采用“卷龙首”,而是半月牙弯形状,共鸣箱有六角、八角等多种形式,琴筒蒙以蟒皮,筒上装琴杆,杆顶设二木轸,木轸至琴底张弦,以竹张弓,马尾纳二弦间,演奏时,左手按弦,右手拉弓,使马尾与琴弦磨擦而发音,定弦为五度。有时为了表现地方特色也有用四度定弦的。从五十年代后,许多人对二胡进行改良,如丝弦改为钢弦,采用机械转轴,不有双千斤,将二弦改为三弦称为三胡(未被广泛采用)。用四根弦称四胡,原“东北音专”杨雨森教授改良大革胡(把弓子解放出来),在民族乐团内已采用,在民乐合奏中作为低音乐器伴奏,还有人专门为演奏 “二泉”而制作的中音二胡(比二胡低五度),制作考究,音色浑厚,很受二胡界欢迎。
现在许多中等高等艺术院校均设有二胡专业,培养专门演奏人才,许多作曲家不专门为二胡写了独奏曲,在各类音乐会上成了久演不衰保留曲目,如“赛马”、“江河水”、“山村变了样”、“新婚别”、“草原新牧民”、“长城随想”等。二胡不但在国内享有盛名,在国外也深受欢迎。各类文艺团体及剧团的乐队、企事业单位演出队都少不了二胡,尤其是戏曲剧团的乐队,真是到“少了这个金珍菜,就办不成八大碗”的境地。